第四十四章 曙光(1/ 2)
营地尚未扎好又重新的拔营,大军不顾天色将黑,簇拥着他们刚刚拥立的新皇帝掉头回京。
新皇帝的戏有点多,因为不愿意背叛旧主悲伤过度昏了过去。不过在普通士卒看来他是太过欢喜,都说早知道太尉如此开心便早拥立他了,可见郭导最后加的这点戏很是多余。
七八万军卒手持火把,披星戴月的往回赶,在官道上形成一个长长的火龙。徐羡一边走一边吃着干粮,接过水囊咕咚咕咚灌了两口,又还给赵匡胤,轻声的道:“我听见了,那一嗓子是你喊得,是太尉安排你这么干的?”
赵匡胤嘿嘿的笑笑,“那倒没有,太尉已是指使你了,岂会再平白多指使一人。你胆子是真的大,也不怕死。”
徐羡不解道:“我不过是说几句话,哪有那么大的风险?”
“呵呵……还以为你挺机灵,鬼门关上走了一遭竟还不知。军中将校士卒多有拥立太尉的心思,你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出头吗?”
“说来听听。”
“太尉虽然随和与士卒亲近,骂起人来也是脏话连篇。可是对皇家极为恭谨,即便是全家被诛也不曾说过皇帝的半点不是。
若是冒然出头太尉不许,刘氏登基必会诛杀挑头的人,你是太尉指使的自然晓得太尉的心思,不必担心这点。
可是你有没有想过,你这把火若是没烧起来,太尉又会如何的处置你?”
听赵匡胤这么一说,徐羡只觉得一股冷风钻进脖颈里,全身不由得打了个哆嗦,忽然觉得人心太可怕了,难怪郭威会答应让他来引这把火。
赵匡义的大手拍拍徐羡的后背,“现在你莫要担心了,如今大事已成,你也是个小小的功臣,说不准太尉正式登基了,还赏你一个官儿做呢。”
“不了,不了,若非不得已我才不会掺和这事,做官就算了我还是回去好好做买卖。”徐羡摸摸额头的上冷汗,这世道真是太凶险,自穿越来他可是差点掉了几回脑袋,但凡跟官府沾染就没什么好事。
“其实这事原本没有这么麻烦,太尉只稍跟亲近的将校露个口风,大事在汴梁就做成了,何必大老远的走到澶州来了。”
徐羡看着他回道:“这个我倒是可以回答你,因为太尉更在乎普通的士卒的拥戴,这样皇位才能坐的更稳。”
之前走了十天的路程,大军回头时不到三天便走完了。汴梁城里已是得到了消息,文武百官齐齐的出迎,到了郭威的身前一通马屁,而后生拉硬拽把他送进皇宫。
接下来发生了什么,徐羡就不清楚了,他被人从军中撵了出来。郭威竟然没有把阿宝还他,让他好不气愤。可徐羡一点办法也没有,谁叫人家现在是皇帝呢,他只能回家支着耳朵听消息。
第二日宫中便有以太后的名义颁布的诏书,废黜武宁节度使刘赟皇位继承人的身份,降封开府仪同三司、检校太师上柱国、湘阴公。
第三日,也就是正月初五,郭威在崇元殿正式登基称帝,郭威自称周朝虢叔后裔,故改国号为周,年号广顺。
至于手下的有功之臣,郭威也是该封的封该赏的赏,就连史杨王三人也没落下,每人都给追封了一个王,并命人厚葬。
让徐羡意外的是,郭威并未大肆的杀戮报复,当初刘承祐身边的几个佞臣不是死了便是逃了,可他们的家眷都还在京中,郭威一个也没杀,刘承祐的老娘也依旧顶着太后的头衔在宫中安养。
郭威最终只是把动手杀他全家的刘铢收押,如此心胸似是完全换了一个人,全然不是一个多月前那个挟恨归来凶神。
不过这跟汴梁百姓似乎没有多大关系,没人在乎皇帝是姓郭还是姓刘,无论谁当皇帝他们都是要辛苦觅食,对他们来说这不过是另一个可能随时崩坏的王朝。
可徐羡知道郭周虽然是个短命王朝,对五代乱世来说意义非凡。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虽然是在宋朝结束的,可统一却是在后周开始的。
郭威和柴荣两个皇帝鞠躬尽瘁呕心沥血,为赵氏江山的稳固与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开辟后周的郭威就是无边暗夜中的一道曙光。
即便你郭威是曙光,那也得把我的阿宝还给老子。徐羡掐指算来阿宝的口粮应该吃光了,他连夜蒸了一袋子的窝窝头,第二天一早就在破锣巷子等着。
两个军卒捶着腰从巷子里面出来,见了徐羡便道:“这不是羡哥儿吗?来的挺早呀!”
“刘叔、方叔,又来这里……松快呢。”
“可不是,明日就要跟着王令公去天雄军上任了,还不知道啥才能回来,趁着这两日多松快松快。切记不要与你刘婶说,省得她唠叨俺乱花钱。”
“俺家里也不要说!”大魁老子拍拍徐羡的肩膀,“赵妈妈那里来了好几个新人,赶紧的去尝尝鲜。”
“方叔你误会了,我不是来这里逛窑子的。”
“年轻人就是脸皮薄,放心我和老方不会在柳河湾乱说的。走了,回家吃早饭了!”
“我真不是来逛窑子的……”
刚扭过头就感觉有人拍他的后背,转身就见红宝儿背着囊箧笑呵呵的站在他身前,“就算是逛窑子又如何,又没谁鄙视你。我去私塾了,你玩得开心些。”
在他身后的赵宁秀挎着个菜篮子,狠狠白了徐羡一眼轻蔑的道:“不要脸!”而后拉着红宝儿快步离开。
“我真不是来逛窑子的,我是在这等赵二哥的!”徐羡是有嘴也说不清。
“等我做啥!”赵匡胤欠着马从巷子里面出来。“该不是又让我帮你向皇上讨要那憨猪吧。我看你就绝了这个心思吧,皇上就差上朝没带着它了。”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